IT行业资讯_互联网资讯_电商资讯

香港搭棚工人:遊走竹枝的港版“蜘蛛俠”

栏目: 港澳台新闻 来源:孙悟空 时间:2018-04-15

有人說香港早已是一座“石屎森林”(香港稱混凝土為“石屎”)。不過,在這片石屎森林中,總不乏竹棚的身影,地盤興建、大廈外牆維修、斜坡整治、招牌搭建、戲棚布置等等,只要在街上抬頭一看,大家就能輕易看到。不管地形如何崎嶇,建築物外型如何不規則,...

有人說香港早已是一座“石屎森林”(香港稱混凝土為“石屎”)。不過,在這片石屎森林中,總不乏竹棚的身影,地盤興建、大廈外牆維修、斜坡整治、招牌搭建、戲棚布置等等,只要在街上抬頭一看,大家就能輕易看到。不管地形如何崎嶇,建築物外型如何不規則,搭棚師傅總有方法搭建竹棚。這種驚人的手藝,靠的就是搭棚師傅多年經驗和智慧。

文|香港 何香

港版“蜘蛛俠” 在竹棚間飛簷走璧

竹棚搭建之美,香港人習以為常,但外國人卻嘖嘖稱奇。到底竹棚師傅的工作是如何呢?49歲的盧永興師傅帶着記者親身到工地視察拆除竹棚的工作。當日風和日麗,盧師傅帶上安全帽和手套,繫上安全帶,做足了一切安全措施,就開始拆除單位外的吊棚(懸空式棚架)。身處10樓之高,盧師傅毫無懼色,首先移走塑膠帆布,然後拆除綁扎竹枝的尼龍篾,並將一根一根的竹傳給室內的工友,不消15分鐘,本來站着的竹棚,就已經消失了。

入行接近30年的盧師傅直言:“因為覺得人工高,富有挑戰性,當年是後生仔,年輕力壯,希望做一些富挑戰性的工種,所以選擇了搭棚。”社會大眾對搭棚充滿好奇,到底棚架是如何搭建呢?盧師傅指出,搭棚要視乎維修棚還是吊棚,維修棚相對簡單一點,而吊棚技術要求較高。舉例而言,如果要在30樓的一個單位外搭建棚架,這就要搭建吊棚,首先要鑽“狗臂架”(鐵托架),作為主力支架,之後用竹枝搭出竹棚的形狀,成為一個工作台,這樣就可以讓裝修師傅裝修。

市民看着搭棚師傅仿若“蜘蛛俠”般飛簷走壁,三兩下工夫,就已經搭建了整個竹棚。經常在高空工作,盧師傅可有提心吊膽的時刻?“起初入行也會有,腳下有點懼怕,但習慣之後,就不會害怕。最重要就是繫好安全帶,以及檢查有否繫好,這樣就不用害怕。”他指出,曾於50多樓外搭建吊棚,“我們望下去並沒有甚麼感覺,可能因為習慣了,但如果不是這一行的話,可能就會很害怕。”雖然不再懼怕,但搭棚師傅仍然要極度專注。“因為香港地少人多,高空工作通常要顧及很多方面,包括地面行人和車輛。工作時要很小心,拿着竹枝、拿着每一件工具都不可以失手跌落地面。所以壓力較大。”

炎夏工作 仿如置身桑拿房

除了壓力大之外,“最辛苦在天氣。”盧師傅表示,尤記得在2002年前後的一次,他正在尖沙咀一個商場維修天花,“當時的玻璃頂不通風,密封的,陽光射進來的時候,熱氣是無法散開,當時正正是33、34度。”他形容,那種熱力令人根本無法工作,“在上面10多分鐘就渾身濕透,就想停下來休息。不要說工作一整天,我每1小時就要休息一次。所以好辛苦好難忘,簡直就像在桑拿房一樣。”工作了半天,盧師傅決定要在晚上進行,從晚上8時開始,一直工作至凌晨4時,工作維持了1星期左右。由於平日於陽光之下工作,突然改為晚上工作,觀測難度加大,即使溫度稍為下降,體力消耗不減。

搭棚工程無分寒暑,若然要在炎熱天氣下工作,盧師傅可有應對良方?他表示要多喝水,夏天的話,每日平均喝6至8枝半公升的水也是等閒事。如果酷熱難耐,每工作1小時就要休息一會。假如是大廈維修的話,可以用“走陰”的方式。“即是上午太陽照射正面的話,我們就先做背面。太陽在下午改變照射角度,我們就反方向搭棚。若然是維修棚,可以有這個方法。但地盤呢,卻沒有方法。所以地盤搭棚很辛苦,因為地盤棚架比樓面更高,所以無法遮陰。”

颱風前夕 忙於跟進棚架

盧師傅指出,趕工也是壓力來源之一。“若然是地盤搭棚的話,不能慢慢搭(棚),或者感到有少許疲憊就請假,因為建築有期。你要搭棚給釘板師傅,然後落石屎也有期,一定要趕起。如果搭戲棚的話,期限更趕,所以很辛苦。即使天氣再熱,你也要如期完工。”

除了要抵受酷熱的天氣,搭棚師傅亦要面對颱風的威脅。盧師傅指出,每當遇上颱風的季節,工作量和壓力亦會急增,因為要衡量棚架承受風力的程度,從而作出適當的修葺。颱風來臨的前夕,他們會拆除覆蓋棚架的膠網或帆布,並且鞏固“拉掹”(連牆器)。“打風前兩日,(我們)都是非常繁忙,因為維修公司、建築公司,甚至自己數簿當中有的棚架,我都要跟進。所以打風前非常繁忙。要走6至7個地方,所以壓力頗大。如果自己創業的話,根本不能請假。”

入行途徑多 前景待遇不俗

至於搭棚工人的前景,盧師傅說,“這一行的前景仍然不錯。因為香港地少人多,很多地方不容許你搭鐵架或用吊船,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,香港高樓大廈很多,原有的吊船很少,可以搭鐵架的地方不多,需要搭棚,所以淘汰的時間不會很快。”他補充,這一行待遇很好,因為建築業在這5、6年市道暢旺,所以近幾年人工升幅很大,“舉例師傅來說,工會價平均一日是1,900元﹙港幣,下同﹚,因為搭棚很耗體力,通常1個月開工20日左右。如果20日乘以1,900元,1個月也有38,000元。相對來說,這很不錯。”

盧師傅表示,若然要入行的話,途徑很多,包括勞工處、朋友介紹、報章及facebook的招聘廣告,或者報讀建造業議會的建造棚架班,也可以順利入行。至於如何從學徒變成師傅,這是因人而異。“有些人2、3年就成為師傅,有些人5、6年還做不了師傅。我做了兩年多才取得師傅的工資。”至於師傅與徒弟的分工,師傅負責搭棚,徒弟負責運送材料、傳遞竹枝。如果是建築地盤的話,徒弟就要負責抬竹,抬完之後就跟着師傅一起搭棚,一邊學習一邊做事。

“學師最辛苦就是搬搬抬抬,抬竹、搬料、傳竹,師傅也會幫手,但這是徒弟做主力。”一枝長竹重約10多磅,如果是地盤的話,以前有大竹,也有20至30磅重。如果是杉的話,更重達數十磅。盧師傅表示,由於現時房屋署規定每15米就要用“狗臂架”分擔棚架的重量,所以大料如杉就少用了,相對地沒有以前辛苦。

深信搭棚具存在價值

有人認為,搭棚是落伍的做法,但盧師傅反駁有關講法,強調搭棚仍有存在價值。“因為工序快,價錢便宜,靈活性高,所以有我們的存在價值。”盧師傅舉例來說,如果一般旺角的大廈要進行大維修的話,搭棚需時十日以上,而拆棚也要三數日,若果從建築行業的角度計算,這個速度是相當快,所以搭棚仍然有存在價值。

事實上,竹棚工在近年是建造業界十大缺乏人手的工種之一。根據建造業議會的數字顯示,截止2017年8月31日,已注冊的熟練和半熟練的竹棚工共有2,367人,供不應求。調查顯示,竹棚工人手短缺率達22.1%,是眾多工種之冠。目前50至59歲的群組是竹棚工的主力,佔整體31.43%,而20至29歲所佔的比例最少,只有6.42%,僅得152人。可以說,如果年輕人想入行,是大有機會。

紫荊雜誌2018年4月號